教师如何写教案,教师交流的教案要写什么内容( 三 )


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上课的时候 , 学生在干什么?
实际操作
如今我的备课方法如下 , 供大家参考 。
1 要先看人数 。
20人以下的班级 , 20-50人的班级 , 以及50人以上的班级 , 各不相同 。 线上跟线下也不同 。
如果20人以下 , 相当cozy 。 老师讲述、学生练习、学生之间互动的时间基本是1:1:1.
20-50人是最头疼的人数 , 要看他们的水平 。 老师讲述和学生活动时间比基本是2:1 。 当熟悉了学生水平之后 , 再做调整 。
50人以上 , 除非非常熟悉 , 一般使用公共演讲方式;也要看教学目标 , 可以最后试试分组 。
线上课程完全打乱以上逻辑 , 以后找时间再说 。
中心思想: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 , 想想他们会练习到什么?他们会学到什么?他们走出教室之后 , 还会记得什么?
2 看教学目标 。
凡事都要有目的 。
常有人问我“语法怎么教” , 我一般会反问“你为什么教语法?” —— 对方往往是一脸“我没想过”的表情 。
对 , 请想一想 , 你教的东西是干什么的 。
“从用入手”就是教学目标 。
你回想一下 , 从小到大我们学了多少没有“用”的东西 。 你教了学生他们“用”不到的东西 。 这些知识并非是废品 , 只是老师没把他们和实际联系起来 , 让学生看不到前途 。
举个例子:你心想要教过去时 , 你就这样问自己:
过去时用来做什么?——描述过去的事情 。 我们什么时候要描述过去?—— 叙述经历、讲故事、分享经验 。 —— 这就是用处 。
所以这堂课的逻辑如下:
我们今天来学学怎么给别人讲故事 , 讲故事需要什么语法结构呢?过去时 。 好 , 我们来讲讲过去式 。
你甚至还可以加个场景 , 例如到警察局报案、写自己的简历、在面试时自我介绍…… 这都是更加实用的用处 。
你这样教 , 学生就可以看到知识的前途 —— “从用入手” 。
3 教学架构
成熟的老师通常有自己得心应手的教学架构 , 有人钟情TBLT;有人爱玩PPP 。
每一种教学架构都有自己固定的程式 , 只要了解了这些教学基本方法 , 一切都是套路 。
我会按照学生的水平来选择教学架构 , 如果并不熟悉学生 , 而且估计今天学新内容可能会吃力 , 通常会用PPP 。 如果今天是一节built on the past的进阶课程 , 而且已经比较熟悉学生了 , 会用TBLT来做些有趣的练习 。
4 教学资源
我给很多老师的建议通常是花点时间找资源 。
(中文长难句)找资源是英文素质仅为平均水平且未能熟练玩转课堂活动的老师们出奇制胜的捷径 。 说白了 , 就是找一找authentic material , 翻个墙吧 , 找找学生没看过的东西吧 。 但是水平要适中 , 要合学生的胃口和能力 。
这一招真的很管用 。
5 教学游戏工具箱
手里一定要存很多好用的游戏和课堂活动 。 在塔客学院里 , 我们生猛粗暴地讲了300多个课堂游戏 , 听说读写、按场景分类、按用途分类 。 这其实就是我自己的备课方法 , 平时只要看到了有趣的游戏 , 或者自己上课改装过、好用 , 就赶快存起来 。 以后教什么课都随手拈来 。 有个工具箱 , 神马都不用愁 , 要啥拿啥 。
教师如何撰写教学设计 一、教案内容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 根据课程标准 , 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 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 , 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 但在我们实际的教师招聘考试中 , 尤其是在备课时间不是太长的情况下 , 教案应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四个方面 , 一下着重介绍一下教案中的四个内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