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体有哪些,古代常见的文体有哪些( 二 )


2、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 , 可以说明事理 , 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 , 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 , 往往是借一件事情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 , 篇幅一般不长 。 跟现在的杂文大体相似 。

3、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 。 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 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 "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 。

4、铭:铭是一种文体 , 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 , 后来发展为一种文体 , 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 , 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体 , 这种文体有用韵的特点 。

5、序:在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 , 叫作“赠序” , 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 , 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 。

6、传: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 。 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 , 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 , 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 。 传记和历史关系密切 , 某些写作年代久远的传记常被人们当史料看待 。 一般由他人记述 , 亦有自述生平者 , 称"自传" 。

传记大体分两大类 , 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 。 另一类属文学范围 , 传记作者在记述传主事迹过程中 , 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断 , 但和小说不同 , 传记一般不虚构 , 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

扩展资料:   
应用文是一种处理公私事务的工具 , 是用来说明事实、解决实际问题的 , 侧重于“以事告人” 。 所以语言要求朴实无华、开门见山 。 例如在述职报告中就写“该干什么、干了什么、干得怎么样” , 直陈直述 , 不展开论述 , 不夸张、不掩饰、更不能虚构 。
大多数的应用文中不宜用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修辞手法 。 叶圣陶先生在谈公文写作时说:“公文必须写得一清二楚、十分明确 , 句稳词妥 , 通体通顺 , 让人家不折不扣地了解你说的是什么” 。
例如我国的《现金管理条例》第一条是:“为了改善现金管理 , 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 , 加强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监督制定本条例 。 ”直接了断地回答了为什么制定此条例 。
朴实特征还表现在多用庄重典雅的书面语 , 少用或不用口语词、方言词、土俗俚语、歇后语 。
例如某财务大检查通知中写道:“费用错误列支的 , 务必纠正 。 今年的要纠正 , 去年的也不要放过 。 今后不论超产奖还是什么乱七八糟的这个奖那个奖 , 统统都得在利润中支付 。 ”这段文字里的“不要放过”、“乱七八糟的这个奖那个奖”、“统统”等词语口头表述尚可 , 但不宜用于应用文中 。

中国古代文体有哪些? 古代八大文体为:表、说、记、铭、序、辩、传、诏
1、表
(议论文)奏议的一种 。
表 , 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 中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 , 如李斯《谏逐客书》 。 到了汉代 , 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 。 此外 , 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 , 又统称“表” 。 “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 。

推荐阅读